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饿了么与百度外卖确认合并,后者将保持独立运营
近日,在线外卖领域热闹非凡,饿了么与百度外卖合并的传闻在业内外闹得沸沸扬扬。这一传闻得到双方确认,百度外卖内部邮件和饿了么CEO张旭豪发布的公开信均将传闻坐实。
据悉,合并完成后,百度外卖成为饿了么的全资子公司。百度外卖仍以独立的品牌和运营体系发展,包括管理层在内的人员架构保持不变。

张旭豪表示,让百度外卖保持既有的品牌和组织架构独立运营,会是最好的决策。通过这次交易,百度集团也成了饿了么的股东之一。

同时,张旭豪强调,饿了么与百度外卖要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合力;特别是饿了么要向百度外卖投入资金、流量、人力等多方面的资源,支持百度外卖做大做强,让用户的体验大幅度提升。

百度外卖在内部邮件中也表示,未来,百度外卖将获得来自百度和阿里巴巴的双倍资源支持;百度外卖将全力加强与饿了么的战略协同,实现共赢效应。

至于具体的交易细节,双方的内部信均暂未提及。《财经》杂志曾披露:百度外卖以5亿美元出售,百度打包流量入口资源给饿了么,作价3亿美元,总共收购价格是8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为现金,饿了么增发股份3亿美元,交易完成后百度占饿了么股份5%,剩余3亿美元锁定期五年。

附百度外卖内部邮件

各位百度外卖的兄弟姐妹:

今天,百度外卖和饿了么正式成为一家人,我们将携手共创中国O2O更加精彩的未来。

百度外卖成立三年多以来,一直秉持“正直、自省、坚韧、协作”的初心,坚守品质,锐意创新,自我革命,让我们收获了一亿多用户的认可和信赖!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兄弟姐妹们,是你们夜以继日勤勉敬业的付出,是你们做出的巨大贡献与努力,才让我们在每一次变革中愈加强大!

奎科二楼凌晨三点的灯光、雾霾雨雪天气下送餐骑士的身影、每一次技术难题攻克时的击掌相庆……这一幕幕的画面早已深深刻入我的脑海,此刻依然历历在目。我知道,充满勇气与智慧的“骑士精神”早就被我们写进血液里,成为我们每位互联网人的梦想和担当。

面对过往,我们感到骄傲与欣慰,面向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与期待。感慨之余,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在新的征程中再出发。可以肯定的是,全新的合作带来了新的大格局,将为整个外卖市场带来更多新的机会。合并后,百度外卖仍以独立的品牌和运营体系发展,包括管理层在内的人员架构保持不变。我们将全力加强与饿了么的战略协同,实现共赢效应。这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管理层共同的选择。有些同学可能暂时接受不了这个变化,昨天我们还在浴血对抗,今天就已握手言欢。然而,改变一定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请相信,一个新的时代将会由此到来。伴随外卖消费日渐品质化和多元化,百度外卖与饿了么两大平台优势互补,将充分整合各自在交易、配送等领域的优势资源。而百度和阿里巴巴也将给予我们全方位、更大力度的支持。这也意味着,从此我们将获得双倍的资源支持,强强联合所带来的加乘效应也势必绽放光芒。

1、资源协同互补。百度外卖在白领市场领先,尤其用户画像清晰准确,能以人群场景区隔用户并进行精准营销;饿了么成立时间较早,在整体市场和商户资源上均具有先发优势,双方优势结合后将会迅速产生协同效应。

2、配送能力提升。双方将继续以用户为出发点,进一步提升物流能力,保证配送的时效性与稳定性,构建核心竞争力。

3、服务品质升级。双方将加大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的投入力度,从而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4、平台优势凸显。我们将成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大平台,更好的服务C端用户和B端商户,推动整个外卖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我们始终认为:人才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石及最大的财富,公司将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资源给积极创新、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你』。为此,公司将在年底加大奖励力度,让每一位做出贡献的同学都能收获更多的回报。

创业之途路必多艰,在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的道路上没有上下半场,只有新起点,新高度。让我们与饿了么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携手向前,以更积极的心态、更顽强的“骑士精神”再出发,重新定义中国O2O行业。

附饿了么CEO张旭豪公开信

欢迎百度外卖: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亲爱的饿了么小伙伴:

当再次提到“亲爱的饿了么小伙伴”时,我意识到,从这一刻起,我们的小伙伴新添了一群来自百度外卖的兄弟姐妹。

这正是我要向大家宣布的重大消息:今天,饿了么与百度外卖正式合并,百度外卖和我们是一家人啦!

之前,百度外卖是饿了么非常尊敬的同行,更是饿了么倍感压力的对手。百度外卖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在群雄逐鹿的网上订餐格局中,三分天下居其一。他们在高端外卖市场积累起优质的用户和商户资源,即时配送的人工智能技术也一直走在我们行业的前沿。

如果说过去我们为拥有高段位的竞争对手而兴奋,那么,今天,我们更为强强联手、蓝红双剑合璧而激动。

而且,通过这次交易,百度集团也成了饿了么的股东之一。阿里早前就是我们的重要股东,他们两家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和战略投资者,都承诺给予合并后的新平台全方位的支持。这一点,让我倍受鼓舞。

百度外卖和饿了么走到一起了,但我们认为,让百度外卖保持既有的品牌和组织架构独立运营,会是最好的决策。因为,过往的百度外卖已经积淀出“品质外卖”的品牌调性,CEO巩振兵先生带领的团队经验丰富,管理水平高,做事求极致。我相信,以CEO巩振兵为首的管理层,能够继续领导百度外卖沿着品质外卖的方向开疆拓土,保证百度外卖的新老用户和商户获得稳定且高水准的服务。

百度外卖独立运作,并不代表彼此不相往来,相反,我们要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合力,特别是我们要向百度外卖投入资金、流量、人力等多方面的资源,支持百度外卖做大做强,让用户的体验大幅度提升。

我们还要通过我们的服务,向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走到一起的饿了么、百度外卖,只会让用户的体验更好,得到的实惠更多。无论你追求高端外卖还是追求多元选择,都可以在蓝红组合里得到全方位、高品质的满足。

我希望,我们能让用户真切地感知我们走在一起的好,真心为我们高兴。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蓝红合璧之后,市场仍将有激烈的竞争,我们拥抱竞争,但眼睛不可以只盯向对手,伟大的公司都是以服务用户、创造价值为取向。中国O2O市场与新零售的迅猛发展为我们伸展出广阔的天地,当今我们力量更壮,有能力推进Make everything 30’的使命更快达成,最终实现我们的愿景——以创新科技打造全球领先的本地生活平台。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欢迎来自百度外卖的兄弟姐妹,致敬亲爱的饿了么小伙伴,让我们并肩而行,不负青春,不辱使命。

你们的伙伴 张旭豪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蓝鲸TMT(江苏领航转)

2018-05-07
在美国大幅裁员 欧洲第一大行放弃全球投行梦
作为欧洲第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曾希望通过一系列收购加速其成为全球投行的梦想,然而在近年来的持续巨亏后,这个梦想变得越来越远。

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表示,就在2018年4月26日公布一季报之前,德银4月25日在美国解雇了300名投行员工,且还将继续解雇100人。另据德国媒体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报道,德银计划在美国裁员1000人。

德银4月26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一季度净营收69.8亿欧元,不及市场预期,各业务线的收入同比均下滑。在财报发布的同时,德银在另一份单独的声明中称,将缩减投行业务,将业务重点放在欧洲。声明还提到,其美国利率及交易业务将缩减,在美国和亚洲的企业融资业务也将减少,同时会对国际股票业务进行评估。

2018年4月9日,Christian Sewing从John Cryan手中接过指挥棒,成为德银新一任CEO。德银此时的大动作,距离Sewing上任还不到20天。

对于缩减投行业务背后的考虑,Sewing在德银财报以及随之发布的声明中给出了想法:

我们的企业和投行业务在某些地区表现不错,在一些地方保持着甚至增加了市场份额。

但是我们的这一业务在其他地区并不足够强大,因此需要果断决策调整策略。在时间上我们已经浪费不起了,因为当前带给股东的收益是不可接受的。

德银深深扎根在欧洲——我们希望在这里为客户提供接触全球融资及国债解决方案的机会。未来这将是我们更加果断聚焦之处。
这和德银过去在投行领域的扩张举动大相径庭。自1990年收购英国Morgan Grenfell、1999年收购美国Bankers Trust开始,德银便通过一系列收购希望加快其投行业务在全球的布局。

对于此时缩减投行业务规模,并决定撤回欧洲,Sewing昨日还表示,这是很痛苦的决定,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保持德银长期竞争力的必要之举。

德银CFO James von Moltke在财报公布后接受CNBC采访时也称,德银目前正处于长期的重组过程,4月26日所公布的决定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他提到:

我们需要明确并保卫公司的核心边界,我们相信已经找到了这个边界。现在的关键就在于执行,以确保我们能迅速根据这一边界调整业务。

华尔街见闻(江苏领航转)
2018-05-04
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李世鹏加盟讯飞,任AI研究院联席院长
近日,讯飞宣布,前硬蛋科技CTO、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创始人之一李世鹏博士加盟讯飞,担任讯飞副总裁、AI研究院联席院长。

加入讯飞后,李世鹏将领导讯飞研究院在AI核心技术上的探索和创新,推进计算机视觉方向的研究进展,并负责讯飞与全球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

此外,量子位了解到,智能硬件也将是李世鹏接管的一个方向。

“老兵”李世鹏

李世鹏,何许人也?这位技术大牛的过往履历,可圈可点。

他是美国里海(Lehigh)大学博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IEEE Fellow、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秘书长。

作为《IEEE电路与系统会刊-视频技术专刊》现任总编辑(2018-2019),李世鹏在多媒体、互联网、计算机视觉、云计算及AI领域拥有195项美国专利及330多篇国际论文。

此外,李世鹏也是曾在微软待了16年的老兵,和李开复、张亚勤都并肩奋战过。

1998年冬天,李世鹏曾和张亚勤同时供职于美国萨尔诺夫(Sarnoff)公司,当张亚勤决定回国成立微软亚洲研究院时,李世鹏看到了国内研究的不足与巨大机会。

1999年李世鹏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共同创始人之一。这一待就是16年,李世鹏的title也越来越丰富: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副院长、微软公司合伙人……

2015年,“老兵”李世鹏出走微软,前往硬蛋科技任CTO,创立了主攻IoT和AI前沿创新的硬蛋实验室。

三年后的今天,李世鹏再次转向,投身讯飞。

成立于2005年的讯飞AI研究院涉及的AI研究方向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评测、声纹识别、手写识别、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机器翻译、医疗认知、司法认知等。

李世鹏的加入会为研究院带来怎样的改变,拭目以待。

量子位(江苏领航转)
2018-05-03
猎头成影响行业发展重要因素 全行业产值超500亿
│网络
如果说人力资本意味着人才资源的选拔与流动、提升与增值,那么有这样一种人力资本服务工作,它服务于很小一批人,但每一次服务的背后,都可能给一家企业甚至一个行业,带来显著的影响。
这种服务叫做高级人才寻访,它有一个更为家喻户晓的名字——猎头。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为客户提供咨询、搜寻、甄选、评估、推荐并协助录用高级人才的系列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影响企业乃至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高级人才寻访专委会2017年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猎头市场业务同比增长12.9%,高于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市场的业务增长。猎头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规模日趋壮大,目前全国有约5万家猎头机构,全职的猎头从业人员30万—40万,全行业产值超过500亿元。

牵起“联姻线”
为企业寻访高端人才
“如果你叫我定义什么叫高级人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以年薪来区分。年薪低于百万元的职位,大型猎头公司是不会关注的。”光辉国际高级合伙人陈永红说,在高端人才的选聘上,没有一个案例是相同的,必须量体裁衣、量身定制,这也就体现了猎头顾问的价值。
吴艺,供职于上海成达高级人才顾问公司,“猎场”里的资深顾问。前不久,一家英国服装公司希望招一位中国区总经理。“我们上门拜访时,负责该公司亚洲区的总经理既不愿介绍公司发展情况,也不愿描述职位需求。”基于对国内服装纺织业的深入了解,成达的顾问耐心分析市场行情和人才供需情况,并针对该公司中国区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对总经理候选人在综合能力、行业经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中肯建议,最终帮该公司找到了合适的人才。
“一个好的猎头顾问,本身的人际网络、人才信息非常全面,对候选人的能力、背景、在以往工作中是否成功,心里都有一本账。他必须有很强的沟通和说服能力,能把候选人的能力和可能存在的不足简洁地总结阐述出来,提供给雇主客户。还要有对所涉及行业的洞察力,有对雇主企业人才战略的理解,能够帮助客户明晰需求,引导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保障人才引进成功。”陈永红表示:“在一些企业看来,快速找到好的高管,尽快带领企业发展,这是必须付出的成本。”
然而企业高级职位毕竟有限,猎头公司的业务也不断向中高级人才寻访延展。陈永红说:“近年来,客户中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新兴的互联网行业,他们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很多大型民营企业,从总裁到集团层面的管理人员、分公司的总经理、业务线上的骨干等,都开始通过猎头公司来搜寻。”

打破“铁饭碗”
让人才流动起来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彼时吴艺在香港培训后,成为上海第一批猎头顾问。“成达公司是本土第一家猎头公司,营业执照001号。成立之初,服务对象以跨国企业、外商代表处为主。”吴艺说,差不多同一时期,光辉国际等国际猎头公司也开始在中国大陆设立办事处,通过其香港雇员来往大陆开展猎头业务。
“当时,国内企业对猎头的接受度很低。一辈子稳定在一家单位是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猎头的做法属于‘挖墙脚’,是要挨骂的。”吴艺回忆入行时的情景:看中的候选人甚至不敢接猎头电话,生怕被领导知道。“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人才流动才慢慢被企业和个人所接受。”
20年后的当下,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已悉数进入中国。外资猎头机构良好的运营水准,以及不断加速本土化的市场运作,为中国猎头行业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猎头行业也从稚嫩的初创期走向相对成熟的成长期,一些本土领军企业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互联网浪潮驱动下,传统猎头公司不再恪守固有商业模式,开始加深产业链的互相拓展与纵向深化,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进行战略转型。
“近年来国企猎头服务需求持续上涨,已成为猎头业的新蓝海。”吴艺介绍,上海外服集团专门成立了招聘及灵活用工事业部,作为外服的四大主业之一,该事业部规划3年间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这一增速与猎头行业发展大趋势相吻合。前述调研报告认为,2016年—2020年中国猎头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如果乐观估计,2020年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人民币。
中国猎头市场拥有的广阔空间,一方面源自中国庞大的企业基数和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人才对于猎头服务接受和认可程度的不断增加。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16日,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过了1亿户,其中企业超过3100万户。按哈佛大学有关研究结果,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猎头组织与企业数量的适当比例为5∶1000,也就是说,我国的猎头机构数量应该达到15万家,目前的5万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摆脱“坏毛病”
服务亟须完善监管
在这潜力巨大又尚未成熟的市场中,必然也伴随着低价竞争等种种“坏毛病”。
“市场有序发展与行为失范的矛盾、市场需求与寻访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矛盾、寻访机构快速发展和经营管理的矛盾,是当前中国猎头服务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中国人才交流协会高级人才寻访专委会副主任肖建安说。
刚刚被猎头推荐到阿里旗下就职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之前常常有不认识的猎头公司打电话来,表示只要愿意接受推荐,成功后可以跟他平分中介费用。“随着知名企业中哪个职位有空缺、行业内哪些人可能胜任这个职位等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一些小型猎头公司的从业人员开始钻空子、出‘奇招’来抢生意。”
“猎头公司的门槛并不高,尤其对有一些经验的猎头顾问来说,只要有一定的人才库资源,有企业的HR朋友,在家里就可以接单。”吴艺说,一些小规模的公司初期为了生存,就会用低价去抢客户,而有些客户受到预算的限制,也会倾向于接受这些小公司的服务。
高级人才寻访专委会的调研报告称,总体来看,本土猎头机构实力较弱,多数成立时间短、企业规模小。调查显示,近1/3的猎头机构成立时间不到两年、61%的企业成立不到4年;30人以下的猎头机构占81%,20人以下的占比高达47%,还有不少没有行政许可证书、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三无“个体户”或“夫妻店”。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猎头服务作为朝阳产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亟须建立更为完善的行业监管政策和制度。
        具体来看,目前猎头市场的政策和制度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且管理规定无法有效约束行业不规范行为,但未来中国猎头市场依然会在规范化与专业化道路上前进,而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人力资源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江苏领航转)

2018-05-02
隐私说明            
© 2002-2025 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11153号-1
集团网站:领航集团
总部地址:南京江北新区园达路51号网易数字产业基地A座19层
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