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行业研究】“互联网+”为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赋能”
2017-07-24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席卷全球。顺应这一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2016)》显示,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指数排名近5年得到快速提升,首次超过G20国家的平均水平,位列全球第25名。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提供了良好基础。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业紧跟这一趋势,积极提升本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这其中,“互联网+”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迅速。


“双轮驱动”促互联网与人力资源加速融合

“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和行业创新的“双轮驱动”。

一方面,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基本上都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和培训环节,是企业在互联网内部支撑类应用中普及率比较高的两类活动。这意味着,当企业将这些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时,提供服务的机构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服务手段,并以此进行创新。

另一方面,由于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一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借助互联网技术,在招聘、猎头、薪酬代发等领域进行创新。以招聘为例,人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网络发布岗位招聘信息28518万条,同比增加15.7%;发布求职信息59208万条,同比增加20.9%。

网络招聘和移动互联网络招聘蓬勃发展,导致企业举办现场招聘会的次数,以及参会单位、求职人员人数,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呈现新特点

当前,“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呈现出“全面开花”、部分结“果”的现象。从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看,几乎各个业态都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但多数机构的“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创新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技术成熟并实现预期商业收益的不多。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品已经成熟并实现预期收益”和“已经商业化,正处在快速成长阶段,但相关产品还没有实现盈利”的情况只占被调查机构的9.55%。

人力资源服务业“轻资产”的特征正在被“互联网+”改变。在传统发展阶段,人力资源服务业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轻资产”行业,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量较少。有的业态甚至“轻”到一部电话、一张桌子就可以开展业务了。随着互联网与这个行业的融合发展,其“重资产”或者说“重资本”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2016年,行业内动辄上亿元投资或者融资的案例频频出现。一些大型或者发展潜力较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经开始登陆A股和新三版市场融资。这种变化主要以“烧钱”著称的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推动。

资金、人才是“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服务业互联网化的发展,使得资本要素在这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跨界特征也必然导致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掌握互联网技术、发展规律、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等知识背景和行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发展的急需紧缺人才。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在制约“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发展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专业人才缺乏(63.38%)、资金不足(53.46%)、缺乏政府的帮助与支持(33.87%)。这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资金、人才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多方发力促行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加速发展,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将逐步模糊。就人力资源服务业而言,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广度将会进一步扩大,速度也会有所提升,资源配置的形式、效率也会出现新的变化,以信息流为纽带的资源配置形式将会凸显。

一方面,这会推动大量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品、服务模式的创新,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与法律、财务、离岸外包、科技中介等多种业态交叉创新,衍生出以大数据挖掘等服务业的新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这也加快了产业迭代升级的过程,增加了行业的系统性变革的风险,行业发展呈现出系统性、脆弱性、资本化同步增强的特征。因此,在“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还需要加以引导和规范,以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一是适应行业资本需求加大的特征,优化融资环境。应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估、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体系,创新和推进无形科技成果抵押贷款的方式。成立“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引导基金,调动大型企业、民间资本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方共赢的产业基金发展格局。协调金融管理部门,畅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上市融资途径。

二是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要依托高等院校、职业培训学校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基础、商业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畅通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人才培养渠道,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途径,培养满足企业急需紧缺的人才。建立行业人才需求目录,对接国家和区域人才引进工作,在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中适当增加行业专业人才比例。

三是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和个人跨界合作、交叉创新。要充分利用创新奖励、研发投入扣除等多个政策手段,鼓励企业自主开展研发和合作创新。借助科研院所、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等载体,搭建“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技术研发的共性平台,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和个人之间开展研发合作。

分享到:
隐私说明            
© 2002-2023 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11153号-1
集团网站:领航集团
总部地址:南京江北新区园达路51号网易数字产业基地A座19层
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