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绩效目标分解艺术—打造上下同心的绩效文化

绩效管理作为一个战略规划的执行工具,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十分普遍。然而调查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不到10%的公司表示有效的执行了当期的战略规划,绩效管理工具在应对战略执行时的远景障碍、行动障碍、人员障碍以及制度障碍方面,发挥的功效十分有限。如何提升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在战略规划到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有效发挥承上启下的功能,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体系时,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绩效管理并没有成为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要业绩管理工具,而是变成战略发展部或人力资源部的专业人员管理工具。因此,在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分解时:

1主要以战略发展部或人力资源部主导,上下级管理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指标值博弈现象;

2部门之间的指标协同性较低,存在重合、缺失或不一致的现象;

3员工面对绩效指标的设定比较被动,难以达成共识,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公正性表示质疑;

4员工层面的绩效指标设定与分解费时费力,企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员工个人的绩效管理上,但整体效率较低,结果不如人意。

绩效指标体系的管理是战略执行的全过程,发挥着战略目标的承接与落地功能。

绩效指标体系的有效执行依赖于企业内部全体管理层及员工对企业战略的高度理解、管理层对战略目标的高度共识、以及全体员工对绩效文化的高度承诺。

首先
在企业中需要注重“一个远景、一个声音”的企业环境,这源于企业内部全体管理层及员工对企业战略的统一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战略目标的具体内容。

其次
在企业中需要形成“上下同欲者胜”的绩效文化,这要求企业内部全体管理层及员工对战略目标达成共识。因此,这要求全员参与到指标的设定与分解,尤其是考核者团队与被考核者团队的共同研讨,达成共识。

再次
在企业中需要强调“军中无戏言”的责任制度,这要求企业内部全体管理层及员工严肃认真的对待绩效合约,在战略目标分解和承接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分解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公司级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分解

战略规划不仅仅是公司高管层与战略发展部的工作,而是需要传递给全体员工。从“我们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们的市场定位、我们的三年目标”,到“我们的当年度重点战略举措”,再到“公司当前的关键成功要素”以及“年度绩效管理的平衡计分卡”,都需要全体员工的深度解读与参与。

2一级部门/事业部级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分解

    首先,该层面的绩效指标设定与分解是整个绩效指标体系管理的重中之重,是组织绩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其次,各项指标的设定与分解在指标设定七要素(指标项目、权重、口径、数据、计分方法、目标值和监控周期)上,需要在上下级管理者、同级管理者团队之间达成共识。

    再次,指标的设定除了检验单个指标的“SMART”原则外,还需要检验整个指标体系设定的“BSAM”原则(即Balanced平衡性、Synergetic协同性、Attainable可控性和Measurable可衡量性)。

3员工个人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分解

员工个人绩效指标设定的目标是精准,不追求指标体系本身的完整全面,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用的绩效指标设定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同时引入绩效分布工具作为补充工具,可以在降低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的同时,帮助区分绩效,提高激励资源支付效率,促进组织自发内驱力形成。

为了提升绩效管理的活力,帮助企业真正达成“一个远景一个声音”的共识、“上下同欲者胜”的决心,以及“军中无戏言”的承诺,我们邀请全体员工参与到指标设定与分解的活动中来。我们可以采用“指标分解大会”的形式在上下级管理团队之间举行,帮助考核者团队与被考核者团队澄清绩效指标达成的具体举措和所需资源,并最终达成共识。“指标分解大会”可以在各种上下级管理团队之间召开,如在企业高管层团队与所有事业部之间、事业部高管层团队与下属所有部门之间、部门管理层团队与下属主管团队之间。
2017-07-03
领航人才与浦口经济开发区签署人力资源战略合作

 6月30日上午,浦口经济开发区与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开发区举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党伟出席签约仪式。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曹卫华与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苏安签署协议。

        当前,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正在着力打造智能制造、高端交通装备和新材料“2+1”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力加大招商选资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及时、有效、持续地为入园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人力资源服务等软环境。人才资源配置与服务已经成为企业、项目落地决策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整合社会优质人才服务资源,建立长期的合作模式,伴随园区企业的全成长周期服务,是一条很好的捷径。经过与领航人才友好深入的沟通,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发展等方式,实现互惠互赢。双方约定并一致同意建立公共性人力资源服务与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园区入驻企业在培训、外包、猎聘、组织优化咨询等方面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双方各自领域的特点和优势。以搭建平台为手段,创新增效为目的的工作原则,通过共同服务,为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和服务对象提供优质产品或解决方案,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本次合作将推动职能转型,实现经济效益和彰显公益并重,更好地服务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推动就业与人才的发展,更好的为开发区企业服务。

2017-07-03
管理 | 毕业季来临,作为HR的你了解他们想问的吗?
“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还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面临办理入职手续呢?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已经到来,无数年轻学子即将脱离校园身份,跨入职场。

年轻人进入职场,为企业带来新鲜感与活力,很多同事都在期待着“小鲜肉”和“小仙女”的到来。但是,作为HR的你,面对校招、面试、入职培训、合同签订等一系列工作,是不是为此焦头烂额?

而且,还会面对毕业生的一系列问题,比如,

“就要签订劳动合同了,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入职体检和岗位,有什么关系呢?”

“试用期和实习期,有什么不同呢?”

“什么是三方协议?”

……

面对刚入职场的应届生,他们就如同白纸一样,有着对职场规则的无数个好奇。尤其是在关乎自身利益的“入职手续”和“劳动合同”签订的问题上,就会存在更多疑惑。这个时候,作为HR的你就需要拿出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更耐心的来对他们进行讲解与介绍了。

那么,关于应届生的劳动合同,到底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下面,小智为您细细讲解~

劳动合同条款要合法

无效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应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涉及培训费用和保密义务的违反以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因此作为HR的你要注意劳动合同中是否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条款,比如说约定了户口落下之后劳动者提前离职缴纳巨额违约金等条款。即使劳动者违反了上述条款的约定,也会因为上述条款本身违法无效而无需支付违约金。
?????入职体检需要做,歧视身体不可取?????

通过层层筛选,终于找到合适的人选。在入职之前,公司有权要求新员工进行入职体检或者提交体检报告,来确定毕业生基本的身体素质是否符合要求。

在实践中,除了用工职位有明确的要求并且提前在招聘时公示外。一般而言,法律禁止用人单位以携带乙肝病毒、身高不足、体重超标等原因拒绝录用应届毕业生。

试用期签订正规劳动合同

第三方协议不等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最有利的证据,也是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最好规范。

首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及时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报酬、岗位、期限、工时制等主要条款;其次,用人单位无权要求劳动者在空白劳动合同上签字,否则一旦用人单位改变约定的条件并且将不利条件写入劳动合同中以后,劳动者就处于不利地位了。

另外,HR应该注意劳动合同有其最基本的构成要件,用人单位不能以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入职登记表》等为由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试用期时限有规定,权利需保障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并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同时,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不能低于转正后的工资标准的80%,并且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就应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以上都是《劳动合同法》的明文规定,作为HR一定要注意哦~切不可因小失大。
小智温馨提示
除了上述的几种情形以外,由于目前法律没有规范实习期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因此作为合格合法的用人单位,在录用在校大学生参与实习时,需要签署书面协议,约定相关权益。比如工作期间发生意外如何处理、实习报酬怎样支付等。
2017-06-30
前台?阿姨?HR?世上最难招的三种人?
 你们平时应该没少看各种HR鸡汤文吧?单拿招聘为主题的,朋友圈里就已经铺天盖地。

比如如何有效招聘,如何防止候选人拒绝offer,如何拓宽招聘渠道,如何快速识别候选人,如何提高招聘效率这类的题材。

汤虽多,品一品,有些确实味道挺不错的,酸甜苦辣,案例齐全,好似一本百科全书。可是,你们有没有仔细想过,这些干货都是针对HR如何帮别的部门招人的。

而这个世上最难招的人到底是谁?

作为一个有甲乙方经验又深混HR圈子的猎头女子,我认为

那前三必然是

·   HR

·   前台

·   阿姨

01 前台

一个外资公司的前台要求

1.长相甜美,但是不能太过妖艳。

2.中英文流利,最好会多国语言。

3.细心踏实肯干,能接电话能发快递还能帮老板打打杂。

4.胸无大志,不要想着转HR。

市场平均薪水:月薪3000-5000

这是上周我帮同事发的广告。看到没有,一家name brand company的前台已经难招到要用一家外资上市猎头公司来招聘了!

可见是有多难招!好前台到底是有多是资源匮乏!千金难求啊!??

BTW,无数圈内好友问我什么叫fancy looking?

Fancy looking with good English?

长得好看 胸又大 还会说英文?

网红标准吗?


等等,这个职位多少钱?

6K?!这个价格还高于市场平均值了!

??

算了,我还是努力做网红吧!实在才华不够做不了网红,我就跳跳舞拍拍视频玩玩众筹好了,做前台出售美貌还要受气还只拿这点钱??

太不划算!

02 阿姨

??????

一个外资公司办公室退休保洁阿姨要求:

1.身体健康,品德良好

2.勤劳朴实,认真负责

3.工作勤奋,手脚麻利

4.上海本地人,会点英文为佳

市场平均薪水:2000-3000,不交金。

分享一个坐落于高端商务楼某外资公司保洁阿姨的日常工作表



这个是JD吗? 并不是。这是入职之后被通知的“我的一天”。

你以为阿姨的日常就是扫扫地洗洗杯子嘛???

No,这家月薪2000+的阿姨还要搬水,帮老板拿饭买火车票,贴海报,巡视仓库内存。

我算这个阿姨的月工资2500,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21-22天,一小时是14-15元人民币

现在上门做个保洁最低一个小时30吧。想想也是醉了!

这么点钱还要求一大堆,离职率高,招不到人,就知道对着招聘叽叽歪歪!←_←→_→

再烦!甩一个you can you up!??

所以说 难招的根本原因是:钱少事多要求高!

你随便招个sales,大老板会去管这个人长得好不好是不是有大智慧吗?不太会吧。

前台呢?这种摆在门面的活儿,老板分分秒会嫌弃不够美不够机灵影响公司形象。而老板太喜欢,蹦一下窜到了老板秘书的位置,到时候老板娘可能就不喜欢了。

所以说,如何把握这个度也是一门艺术。

03 HR

今儿,我不去深究那些对HR候选人坑爹的要求,单单凭以下三点,绝对完败所有的function??

除了HR,你们任何人都无法体会以下三种爱恨交织的无奈。

1.给自己招Line??

2.给自己招Peer??

3.给自己招replacement??

 

1.招Line

作为一个Inhouse HR,当你们老板要求你给自己招N+1甚至N+2的时候,你内心是怎么样的一个心理活动?

你打电话和候选人沟通的时候,你是否受过这样的challenges?

“你到底是猎头还是recruiter?”

“为什么这个职位是一个recruiter handle?你觉得这样合理吗?”

“你们这样的职位居然不委托给猎头做?”?

“Sorry, 我无法接受未来下属interview line mgr这样的职位!”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私心?

“我想找个我喜欢她,她也喜欢我的,这样我以后升职加薪可以快些!”

“我想找个背景很牛的,她强一点,这样我就可以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我不想找个背景太好的,她傻一点,这样我日子就好混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恐惧?

 “我知道了太多未来老板的个人信息,工作背景家庭状况薪水细节测评结果等等。好担心,为了封我口,她以后会不会给我穿小鞋?”

 “Team member都在和我探听老板的工资,为了维护同事和谐关系,我到底是说还是不说还是编还是说?”

2.招Peer

你是否有这样的无奈?

这什么鬼要求?太不合理了!但是你不敢撕!因为这个职位的hiring Mgr是你的老板或者是你老板的平级甚至大老板。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使出全身解数来凸显你的招人能力!使劲mapping,加速给人,一刻都不能怠慢。

你是否有这样的歪歪?

到底是送便宜的还是贵的,到底是压工资还是尽量帮候选人争取?

推便宜的,怕能力不行。

推太贵的,怕最后offer进来又比我贵好多,我整个人都会不太好。

3.招Replacement

我internal transfer

我要转去做BP了,所以我要给自己招一个replacement.

我在公司5-6年了没跳过槽,薪水低于市场水平,我招人,我可不高兴招一个比自己贵太多的。我压工资啊压工资,招个能干活性价比高没有我强的才是王道!

我不开心 我要走了

这公司太坑爹了,这活儿我干的一点都不开心。入职之前说的和入职之后做的完全不一样,我是根本待不下去了。

但是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为了实现对老板的承诺。我要找好的我replacement再离开。

当候选人问我,这个职位为什么会开出来的时候,我怎么说?Sorry,这个职位是个坑,老板不专业公司文化很吓人吗?

你觉得要说真话吗?

如果你官方得告诉他,因为更好的职业发展要离开,候选人会信吗?你觉得这么骗人真的好吗?这么做 良心过意得去吗?

如果不,你又将陷入无限的良知和职业道德的犹豫徘徊。

可能你们会觉得HR/前台/阿姨,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怎么可以拿来对比?

请仔细想一想

他们的共性是:都要presentable,都要hardworking and patient,都拿著不高的salary。??

如果你招过以上三种人,你一定懂我在说什么。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段公举只想说

对你们的前台 阿姨 HR都好一点!

少一点Tough,多一点Respect!

请不要去诋毁任何一个工种!?

请善待世界上最难招的这三种人!?

请尊重每一个用自己双手创造价值的朋友!? 
2017-06-30
一直招不到人的十大原因
你的企业为什么招不到人呢?总的来说,我们整理了以下这几种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优秀人才才能源源不断。

1你对人才的投资不足

首先,我们的工资福利没有竞争力,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再就是我们准备不充分,“三无”型的招聘广告,一是招聘中没有企业的介绍。二是没有详尽的岗位职责说明。三是对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没有规划。

这些准备不足,无形中对人才的进入增加了屏障。
2你不愿意去培养人

我们都想去招有经验的人,我们期望立即得到回报,但这往往只是我们的幻觉而已。人才需要选择,同时也需要培养。

企业主在这个事情上面往往举棋不定,因为你感觉培养人才成本高,怕培养的人才留不住,担心自己没有时间去培养人才,更担心人才培养的效果不理想。

但你没有别的选择,人才的培养是你永远绕不开的一道关。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人才是看中情感和知道感恩的群体,整个销售队伍的建设,你要不断去招聘、去培养、去激励、去评估。
3你的门槛太高

企业的雇主,往往对人才的招聘要求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人选的甄选提出苛刻的条件,要求一个外贸业务员亲和、认真、勤奋、执着、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细心等等,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

而且提的有些条件是相互矛盾的,你怎么可能要求一个人才既要灵活开朗,又要有原则性呢?又要开拓创新,还要稳重务实。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你企业内部的优秀销售人才,他们的条件确实不高,他们的简历甚至拿不出手。

但是,他们的成功于他们性格特征中的一两条,就足以支撑业绩的长期发展。
4你的招聘要求千篇一律

53%的雇主不顾求职者的年龄层,盲目使用一成不变的招聘要求。结果可想而知,“观众们”不会买账!

如果一家美容企业想要找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美容导师,那么符合要求的美导一定比刚毕业的应届生更能全面地考量这份工作。
5

你对企业生命周期认识不清

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我们对人才的选择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创业初期,需要有梦想和激情的人;

在企业稳定发展期,需要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具备执行力的人;

在公司的变革期,需要有魄力和战略思维的人。

人才不是越优秀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不要轻易相信和依赖社会型的“优秀人才”,他们可能高背景,大平台,经验丰富,但不一定适合于你的企业。

你要寻求的人才不一定是所谓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人才使用标准。
6你尚未掌握真正的“识才”方法

我们的招聘技术根本不专业,凭的感觉和“社会标准”在招人。

可以这么讲,你企业内部优秀人才是你碰运气招来的,内部产生破坏力的不适合人员,也是你碰运气招来的。

没有技术含量的,缺乏科学有效标准的招聘,大致在12个人里面有1个能让你满意的,有3个来产生破坏作用的,有2个有待培养观察的,还有5个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整个招聘处于一种个人感觉状态,但往往这种个人感觉没有技术做支撑是不靠谱的。
7你没有完善的“人才备用库”

62%的雇主并没有给自己的公司建立一个“人才备用库”。殊不知,在公司职位出现空缺时,你随时都可以联系这些人。

一些流动性高的职位出现空缺会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斗志,很多大企业对此早有预警,通常会提前做准备。

而那些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公司却只能在频繁的招聘中耗费精力。
8你只谈工作不谈薪水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46%的雇主不会在工作要求中提及薪资状况,有些公司甚至认为,如果应聘者在面试之前就“暴露”了自己的预期薪水,那他就休想求职成功。

而且,雇主们并不想让薪水问题挑起办公室内斗。

然而,薪资透明其实是雇主招聘成功的一大优势!

求职者看到招聘要求上的薪资范围,不仅极有可能前来申请工作,而且也会觉得,这个雇主够直率,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和自己交流。
9你招聘时不考虑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

83%的雇主在招聘时不会使用数据智能来了解当地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这样做就好比一个推销员站在一个空置的房子前等着有人来为自己开门一样,Too young, too simple!

尤其是那些地处都市圈之外的公司,更不能傻傻地以为,只要招聘广告一发出去就会有足够的求职者送上门来。

人事主管们在招聘时要把眼光投向其它大城市,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来你们公司,提高薪水,加强福利也是必不可少的。
10你不懂得如何留住员工

超过37%的人事主管表示,自己公司并未做出任何努力来避免人员流失。

留住员工显然很重要,但这又跟人才招聘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降低员工流失率会减轻招聘人员的负担,从而让他们有精力去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与求职者有效沟通,达成一致,而不是为不断冒出的空缺职位头疼。

第二,公司努力留住员工会让整个团队幸福感大增,也会更加团结。人们有时就是愿意为那些真诚对待员工的公司卖力,通常情况下,这一点比薪水和职位头衔还重要。 
2017-06-30
企业制度设计的原则
企业制度设计要保证其合理性可行性,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系统原则
企业制度是一个完整体系,虽然在设计制度时是逐一进行的,但是每个设计者参与者在起草或讨论制度时,必须通盘考虑,明了某个具体制

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的位置,防止出现制度交叉、内容重叠、甚至前后矛盾现象。
二、效益原则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价值最大化。所有制度出台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经营顺畅、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业绩。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制度时必须

充分考虑管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监管,减少重复检查、重复审核,杜绝层层请示、层层汇报。制度设计要充分体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

事”和“一次把事情做对”原则。
三、风险可控原则
是制度就会有授权。如何授权、授权幅度多大,因企业而异。一方面要防止管理者滥用权力,另一方面又要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平衡的尺度

就是风险可控原则。管理的前提是充分信任员工,但一旦有人辜负企业信任,滥用权力,则给予加倍甚至十倍的惩罚,以确保企业利益不被

随意破坏或侵占。
四、权责利对等原则
有多大权力就应该负多大的责任,有多大的责任实现目标之后就应该享有对等的利益。权责不对等,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权责利不配套就

不能有效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最典型的就是一个主管有随意处罚下属的权力却不能奖励下属一分钱。还有极端的例子就是一个人做错了事情

处罚无上限,超额完成任务奖励却少得可怜。一个主管的奖罚权必须对等。当然干好干坏一个样、员工工作出现失误一切由企业买单也不可

取。权力意味着责任。授权授责应该同步,不认真履行职责,出了差错承担责任也是理所当然的。
五、合理性原则
要确保制度设计合理,唯一的办法就是广泛听取员工意见,集思广益,直至上下认同。闭门造车或者照搬照套的制度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合

理性也会大打折扣。制度确定的标准要合情合理,不能强人所难,更不能违背人心人性。
六、可行性原则
也可称之为实事求是原则。制度设计一定要吻合企业员工水平、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切实可行,才能行之有效。一切从实际出发应该成为所

有工作的基本准则。
七、可操作原则
所有制度出台后都必须被遵守被执行。如果制度条款不可操作、模棱两可,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操作性体现在语句表述的唯一性,

不能随意解读、不可断章取义。特别是责任界定条款不能设立上下幅度,不能出现“酌情处理”字样,不能留下想象空间。
八、守法性原则
企业制度当然是企业的权力,但是任何企业都无权制订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文。“以道德为底线,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是一切企业制度制订的

出发点。
(领航人才)
2017-06-29
隐私说明            
© 2002-2025 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11153号-1
集团网站:领航集团
总部地址:南京江北新区园达路51号网易数字产业基地A座19层
关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