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据了解,九兴控股为全球十大鞋业集团之一,成立于1982年。为全球顶尖休闲及时装鞋业公司,开发及生产鞋类产品,并已开始建立公司自己的零售分销网络及引入旗下的女性时装鞋履品牌Stella Luna。是Clarks、Deckers、ECCO等知名国际鞋履品牌的合作供应商,此外九兴控股亦为如PRADA、LVMH、Celine、Givenchy、Kenzo等奢侈品牌开发及制造鞋履。
根据九兴控股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期内九兴控股收入增加5.7%至59.62亿港元;毛利方面,增长5.8%至11亿港元,受到航空运费一次性支出影响,九兴控股2017年上半年的纯利下降6.2%至2.28亿港元。集团指出下半年不会出现类似的一次性开支,期望全年营业利润率会达到6%,意味着下半年营业利润率要录得8%,而上半年为仅为4.2%。
得益于男装鞋履的需求猛增,上半年制造业务的收入实现4.2%的增长;出货量较去年同期的2540万双增加6.3%至2700万双。由于客户组合变动所致九兴控股的鞋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9%,为208港元。其中时尚鞋履对2017年上半年的整体收入贡献仍然高居首位,贡献总收入约36%,休闲鞋履及时尚运动鞋履的贡献分别为29.3%以及28.8%。集团指出下半年不会出现类似的一次性开支,期望全年营业利润率会达到6%,意味着下半年营业利润率要录得8%,而上半年为仅为4.2%。
按地区划分的销售情况来看,北美及欧洲仍然为九兴控股两个最大的市场,分别占该集团总收入的47.1%及29.7%,其次是中国占13.5%,亚洲(中国除外)占7.6%,及其他地区占2.1%。
九兴控股在财报中表示,大部分出口市场的低工资增长和低通胀持续抑制消费者意欲和客户信心,影响了集团的未来需求规划,而且下半年外部环境难以改变,因此管理层决定限制产量增长,并持续减少员工数量以控制产能和成本。截至6月30日,集团的员工总数约6.7万名,比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7.1万名大幅减少4000名。
此外,集团将于下半年进一步拓展取得高速增长的时尚运动鞋履的制造能力,或调整现有产能,九兴控股进一步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东南亚地区,一间专注于时尚运动产品的新工厂会在越南投产,体现出集团加速把生产基地向东南亚转移。目前该集团的制造业版图遍布广东、湖南、广西及河北等省以及多个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印尼及孟加拉)。
7月29日,九兴控股已经以1057万美元向麦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包含Stella Luna 和What For 等品牌的中国零售业务的60%股权,交易后保留40%股权。在上半年业绩报告中,九兴控股透露麦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近期已经帮助中国零售业务录得销售额增长,使九兴控股更能专注于品牌建设和产品发展,同时将继续保持对欧洲零售品牌和零售业务的控制权。(领航人才转)



某科技公司为劳动者解决了北京户口,双方签订了协议,协议中明确约定劳动者应为公司服务5年,如果劳动者提前离职,则应向公司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人事代理费、手续费、集体户口管理等相关费用10万元。后劳动者在工作一年后,直接单方提出离职,公司随即申请仲裁,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但仲裁认为双方约定的是违约金,违反了《劳动合同法》规定,属于无效,驳回了公司的仲裁请求。后,公司在一审时委托了赵金涛律师,在赵金涛律师的努力下,一审法院最终支持了公司的诉求,判决劳动者赔偿公司损失,后,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至此,公司取得了胜诉。
赵金涛律师认为,本案中劳动者应向公司赔偿损失,理由如下:
一、公司与劳动者约定的是损失赔偿,而不是违约金
公司和劳动者签订了协议,协议约定劳动者应为公司服务5年,如提前解除劳动关系,则应赔偿公司损失,这种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人事代理费、手续费、集体户口管理等相关费用”;同时双方明确约定,如劳动者提前离职的,劳动者同意赔偿由此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人民币10万元。公司认为,上述约定的内容明确不是违约金,而是劳动者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赔偿,《劳动合同法》并不禁止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
进京指标属于社会稀缺资源,劳动者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此明知并应知晓签署协议的行为后果,但劳动者对上述协议的内容没有任何异议,并签字确认,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劳动者理应遵守该协议约定。而对于劳动者提前离职的行为,明显违反了上述协议的约定,依照双方约定,劳动者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服务期约定不违法,劳动者提前离职应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明确禁止约定违约金,但并没有条文规定禁止约定服务期限,因此,公司和劳动者签订的协议中,约定的服务期限并不违法。本案中,劳动者违反双方约定,提前离职的行为,给公司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公司当然可以依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四条的规定,即“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之规定,要求劳动者因其提前离职的违约行为,赔偿公司的损失。
三、劳动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应赔偿公司损失
《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因此,诚实信用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而不承担任何后果的,如何谈建设法治社会,又如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一个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且,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其招用的劳动者办理了本市户口,双方据此约定了服务期和违约金,用人单位以双方约定为依据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不应予以支持。确因劳动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予以赔偿。”而本案中,劳动者在办理完北京户籍后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单方承诺,造成公司北京户籍指标损失,且没有达到公司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长期发展壮大的目的,给公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同时,公司在劳动者在职期间将其作为重点员工培养,为其投入了大量的薪酬成本、培训成本、办公场所成本;劳动者突然提前辞职,对公司造成离职成本、接替员工招聘成本、效率损失等极大经济损失。且由于劳动者作为不具备任何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在其入职公司初期尚无法完全履行完整的岗位职责,截止劳动者提前离职之日,其在职期间的产出价值远远低于公司为其支出的成本。劳动者的离职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大约20万元,远远高于公司在本案中主张的金额。
综上,赵金涛律师认为,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户口后,劳动者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服务期限履行自己的义务,如劳动者违反约定,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而一审和二审法院均采纳了赵金涛律师的观点,作出了公正的判决,维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领航人才转)


一、法定节日假
法定节日假,是指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定法定节日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息,并依法支付工资。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同时,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五十一条规定,法定休假日,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休假的时间,包括法定节日(即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及其它节假日)以及法定带薪休假。
2、《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3、《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4、《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带薪年休假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其中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在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2008.1.1实施)
3、《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社部令第1号,2008.9.18实施)
三、婚假
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时依法享受的假期。劳动者在享受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对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的意见》规定,为了照顾我国旧有习惯,不论工人职员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超过三个工作日以上的其超过的天数,不发给工资。
3、为保障《计划生育法》的贯彻实施,各省市均结合实际情况作了细化规定,包括延长婚假时间。如《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
四、产检假
产检假是指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所需时间,该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五、产假:
产假是指在职女职工分娩前后依法享受的休假待遇。产假期间,女职工可以自生育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处领取生育津贴。部分省份还规定了女职工配偶可以享受陪产假。
法律依据:
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3、为保障《计划生育法》的贯彻实施,各省市均结合实际情况作了细化规定,包括延长产假时间。如《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六、哺乳假
哺乳假,是指针对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1小时作为哺乳时间。每多哺乳1个婴儿的,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七、丧假
丧假,是指劳动者直系亲属死亡时依法享受的假期。劳动者在享受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对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的意见》规定,为了照顾我国旧有习惯,不论工人职员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超过三个工作日以上的其超过的天数,不发给工资。
八、探亲假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该假期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探亲假期间,职工工资照发。但值得一提的是,探亲假主要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人民团体职工,民营企业和其他单位并不适用。
法律依据:
1、《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二条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2、《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三条职工探亲假期:(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3、《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五条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九、路程假(婚丧)
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或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单位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在婚丧假外另给予路程假。路程假期间,职工工资照发。但从路程假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来看,该假期仅适用于国营企业职工。
法律依据:
1、《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2、《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三条,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十、路程假(探亲)
职工休探亲假时,单位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路程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该路程假的适用范围同探亲假。
法律依据:
1、《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五条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2、《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六条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百分之三十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十一、依法参加社会活动假
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是指劳动者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会活动占用的生产或工作时间;以及其它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条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社会活动包括: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会活动占用的生产或工作时间;其它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
十二、病假
病假,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当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同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医疗期结束后劳动合同的解除也受到严格法律限制。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应依法发放劳动者病假工资。
法律依据:
1、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
2、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
3、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59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十三、停工留薪期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该期间的确定方式在各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参考政府制定的停工留薪器目录、医疗机构出具的休息证明或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证明等,但法律规定了最长期限。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领航人才转)